|
還記得你小時候的志願是什麼嗎?醫生?工程師?明星?還是老師?
當你還在思考自己要不要當老師時,有一群學生已經開始在練習當老師了。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每年暑假都有一群學生參與「教育史懷哲計畫」,實際規劃及執行課程,為弱勢家庭的國中小學生課業輔導。 |
在全球化的時代,語言已成為連結世界的重要橋樑。對外語學子而言,學習外語不僅是掌握一種溝通工具,更是拓展國際視野、了解異文化的重要途徑。而在眾多學習方式中,「遊留學」無疑是最能有效促進語言能力與文化理解的途徑之一。它不僅能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運用語言,更能培養獨立思考、跨文化溝通,更重要的是獲得自我成長的契機。
|
國際學生不只是從世界各地來台灣的學習者,更是文化橋樑與永續行動的參與者。當他們運用行銷專業走入在地社區,這場結合國際視野、社會關懷與實踐精神的跨文化盛會,讓學習在生活中化為行動。
寰宇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的《國際行銷管理》課程,採用全英語教學進行,並結合專案式學習的設計,鼓勵學生透過主動參與、解決問題與全球技能發展...... |
|
自2022年制定「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以來,台灣積極推動產業淨零轉型與永續發展,責成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同年發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將「綠色金融」納入關鍵戰略範疇,期望運用綠色金融機制與其影響力,導引民間資金投入符合生活轉型、能源轉型、產業轉型及社會轉型的綠色企業或專案。
|
在快速轉變的時代裡,化學始終驅動科技前行。半導體、藥物開發、能源催化、永續材料,都離不開化學的力量。臺灣2050淨零碳排,更以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為方向,而化學正是這些藍圖的核心推手。化學被譽為「現代煉丹術」,能將原子與分子轉化為突破性的材料與藥物。它不只是實驗室裡的瓶瓶罐罐,更是能源轉型的基石......
|
我們正處於一個許多事物顯得脆弱的時代。戰爭持續、氣候哀鳴、對制度的信任薄弱。科技發展的速度超越反思,而即使身處人群,我們依然感到孤獨。許多人不僅將這份感受放在心裡,更刻進了身體與心靈——焦慮、倦怠,以及對未來的無聲疑問。然而,在挑戰中同時存在著真切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