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聊聊日本茶文化

ImgDesc


最近剛傳出日本宇治抹茶遭中國業者山寨的新聞,可見日本茶在中國的人氣之盛。日本茶歷史相當悠久,並將茶的精神文化也融入其生活之中。鎌倉時代茶與從中國傳來的禅的思想結合在一起,從那之後茶與禅的思想的結合,對日本人來說就變成不可分離的存在。即使是到現在,日本社會的各個角落依然可見茶道精神。茶及茶道所孕育出來的文化及精神,說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也不為過吧!

在此首先介紹日本茶的歷史。
奈良時代天平元年(729)時,有聖武天皇將百人僧侶召入大內,並泡茶給僧侶們喝的紀錄流傳下來,這是茶的歷史中最古老的紀錄。茶葉是由遣唐史傳入日本的。而文明十五年(1483),足利義政建立慈照寺,並召來村田珠光,將茶禮與禪宗分離,並奠定新的茶禮儀式,這據說是日本茶道的開端。

建久二年(1191),為了研究南方的禪學而特地到中國去留學的榮西禪師歸國了。榮西因為擔心源實朝將軍的病情,將自己寫的『喫茶養生記』於建保兩年(1214)獻給源實朝,將珠光所提倡的茶道更加發揚光大的是武野紹歐。而其弟子千利休提倡「何敬清寂」的精神,更將茶道推廣給一般世人。千利休過世後,茶道被其子孫及門人分為三派,分別是表千家、裏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

在這裡順道介紹一下茶道中的名言「一期一會」。所謂的「一期一會」就是即便是每天見面的親友,只要在茶會裡,主人與客人必須將此茶會當作一生只有一次的茶會,而互相尊重才可。而武野紹歐的弟子千利休是將日本茶道集大成的人物,他提倡「和敬清寂」正是茶道的基本精神。  

京都自古以來即為日本三大茶的產地,特別是「宇治茶」更為眾人所知。首先,將茶從中國帶回京都的即是先前提過的榮西禪師,但真正將宇治茶推廣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的關鍵人物為江戶時代的永谷宗圓(1681~1778)。如果說將抹茶文化發展到極致的為千利休的話,將煎茶(日本綠茶)文化集大成的即是永谷宗圓,他本為宇治的茶商,後來花了將近十五年的歲月研發出現今大家熟悉的日式綠茶,而現在日本茶泡飯知名品牌「永谷園」則為其後代所開發。

而日本煎茶有名的品牌「玉露」也起源於宇治,天保六年(1835)年時,山本嘉兵衛開發出此品種,由於其泡出來的茶如同甘露,故將其命名為「玉露」。其茶葉最初為圓形狀,後來由京都的另一位茶商「辻利右衛門」開發出現今主流的棒狀玉露茶葉。而「辻利」現也為宇治茶知名品牌,現在台灣的遠東百貨信義A13也有他們的分店名為「辻利茶鋪」。由此可見日本的茶文化不僅為日本的傳統文化之一,也因為台灣人常去日本觀光旅遊,其茶文化也完全溶入至台灣人的日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文 / 日本語文學系 陳羿秀老師
出版 / 2025年5月7日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