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會計跟你想的不一樣

ImgDesc

 

「會計是什麼?」,一般人認為會計就是負責安排薪資發放、一般簡單記帳等。在網路上也是眾口紛紜─「要學好會計,請先從整理房間做起」、「有系統性紀錄交易的語言」、「作假帳、洗錢跟逃漏稅」、「錢從哪裡來?錢往哪裡去? 錢是為什麼而用」、「幫助虛擬法人表達的語言」……。對即將從會計系畢業的學生來說,會計就是:學會如何幫公司帳做分錄、學會如何負責管理帳務、學會如何編製報表讀懂報表方便做決策、學會稅務申報、還要有一些邏輯概念等等。

上述是針對不同的一群人對於「會計是什麼」的概念做了簡單比較。除此以外,其實在會計中有些的用語與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並不同。企業中所強調的是追求利潤極大化,日常生活中也幾乎會把利潤說成是收益。但在會計上卻用收益減去費用來計算利潤。換言之,會計中的利潤與收益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用會計人的眼光看賺進來的錢才是收益,而剩下來的錢才稱之為利潤。

另外一個例子,比方說公司花費了兩筆費用(50萬元的水電費和50萬元的設備費),對公司而言看起來都是花了50萬元,然而用會計的眼光看待這兩筆花費卻是不同的。第一個50萬元的水電費,在一瞬間錢就流出(支出╱費用)了,屬於費用處理。第二個50萬的會計處理很不一樣,它需要用折舊攤提的方式計算。因為設備是有形的資產,會隨時間流逝導致每年價值減少,在資產負債表會將設備的帳面價值向下調降(此稱之為「折舊」),同時在損益表上每年也會反映出10萬價值減少的費用(此稱之為「折舊費」)。若以設備分十年攤提折舊,則每個月大約要付4200元左右,而非一下子就要花50萬元。這樣的例子可用吃一頓飯花5,000元,跟買一件衣服花5000元來簡單地用會計角度來做解釋。吃飯立即就花掉了,但一件衣服可能可以穿三年,以折舊的角度看,就是三年花了5,000元。

會計其實讓人學習換位思考,會計人將財務活動,進行記錄、分類、分析數據,提供經營者及管理人員判斷組織的經營狀態、營運方向、財務體質,且提供經營決策或管理建議。大家也可以將用會計人的方式,紀錄自己生活發生的收支、或進行投資來增加收入,遇到不同事情時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和想法來思考,如會計上設備的折舊方式及年限,調整通往自己理想的人生,更重要需要學習投資自己,最後條條大路通羅馬,通往自己理想的人生並非只有能一種思考或一條道路或方向。

文 / 會計學系 何姍嬬老師

圖 / Pixabay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5362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