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是職場常態 - 靜宜學訊
跳到主要內容區

跨界是職場常態

ImgDesc

 

有位企管系畢業的校友在日本做IT工程師,他帶著日本的技術到台灣來輔導悠遊卡公司。一個人同時擁有企管、日文、IT三種專業,不是特例,而是每位職場工作者都要有的相同特質。

業界所遇的問題,通常都不是單一領域,而是涉及比較複雜,包括人文、管理,甚至是技術等層面,因此問題的本身就必須跨界整合,而一位好的工作者,不會用單一思維切入,而是能夠運用不同領域的思考模式來解決問題。跨領域學習有兩種培育方式,一種是本身很清楚自己未來走向,所以主動選擇雙學位或是輔系、學程;另一種是透過通識課程或選修來跳脫既有的框架。例如,學資訊的人思考模式不是0就是1,沒有灰色的地帶,就可以選修社會、文化課程,讓自己不那麼呆板,也瞭解其他領域的語言。

日前認識的日文系校友在美商IT公司擔任市場開發台灣區主任,目前正著手開發一個結合民宿、觀光、航空的旅遊建議系統。當初他學日文時,並沒有想過將來會參與APP的研發工作,但職場就是這樣,要有能力處理公司交付的任務,才具備生存的競爭力。

跨領域其實是一種終身學習,用原來所學的專長作為思考的核心基礎,再學習不同領域的邏輯。像我研究生物醫學多年,至今仍是以資訊的角度去思考生物領域的語言。當我們可以瞭解另一種領域的語言,用另外一個大腦想事情時,就具備了跨領域的能力。

或許有人認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具備跨領域的能力,這時候就要學習聆聽。真正的跨領域特質是要有聆聽的技術,要聽得懂別人需要什麼,自己如果不能提早具備那項技能,也要能及時補上。當別人感受到你很受教而且積極調整自己,自然願意給你更多機會和空間。

跨領域著重的是開放的心態,與職場重視的態度不謀而合,年輕人愈早有跨域學習的觀念,在職場會有較好的表現。

 

文/ 靜宜大學校長 唐傳義   採訪整理/鄭曉芬   

出版 /《靜宜學訊》2014年7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