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需要練習的 - 靜宜學訊
跳到主要內容區

旅行是需要練習的

ImgDesc

 

第一次安排家庭旅行時,沒經驗也沒做足準備,行程零零落落,家人玩得不盡興,我也覺得挫折,才發現旅行說來簡單,真正要做得好其實得注意很多細節,否則連家庭關係也會受到影響。

某些父母不常旅行,也不讓孩子出遊,甚至認為玩樂是罪惡,一昧要求念書,當有一天孩子到外地求學、工作時,便輕易地拋開約束,玩得比誰都兇,遠遠超過父母的想像,而家長通常不會知道。

有位喜歡騎單車的朋友,經常帶著孩子到處跑,他的孩子因此常與陌生人互動,對人的應對舉止十分得體。另一位外商公司主管常帶著家人、朋友四處參加馬拉松,兩個孩子從小跟著爸媽全台跑透透,長大之後不但個性很沉穩,也學會自己規畫行程帶同學去旅遊。「玩」對孩子來說,是成長與學習當中最重要的事,他們在玩樂中觀察、模仿社會化行為,瞭解處理事情的方式,從不同文化的差異學會尊重,以及如何面對挫折。當然,對親子關係和價值觀的建立也大有助益。因此,在安全與道德規範裡,讓孩子旅遊是發展身心靈很好的方式。

一個思考正向的人,在任何旅行上都會找到正面的意義,而有負面情緒的人也有機會透過旅行轉換為正面力量。有次因辦錯護照,讓念小學的兒子去不成日本,為了彌補他,我帶著他走一趟台灣博物館之旅,但他一路不耐、抱怨,怪我害他錯失去日本的機會。我跟他說,事情已經沒辦法改變了,你要一直不高興的話,永遠也不會高興。一開始到台中科博館的時候,他還是非常生氣,但到達屏東海生館時,他已經調適好,能夠找到這趟旅行的樂趣了。所以,人是可以找到正面能量的,只要自己願意改變。

旅行除了交通、住宿、餐飲、行程等事務性工作的學習,要用何種角度看待旅行這件事,自己和家人都需要心理建設。有個一人騎車環島的學生分享:「知道自己可以做到的感覺很棒,感謝爸媽在寒流來時還願意讓我踏出家門。」

 

文 / 校長 唐傳義   採訪整理/鄭曉芬   

出版 /《靜宜學訊》2015年7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