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招制度變革與高中教育之關聯 - 靜宜學訊
跳到主要內容區

大學考招制度變革與高中教育之關聯

ImgDesc

 

壹、前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企圖以提升教育品質、減輕升學壓力,幫助學生適性發展,找到自己的職涯方向(王志誠、周貞伶,2018)。由於新課綱對高中教育產生衝擊,且將於 108學年開始實施,使得家長惶惶不安,擔心未來影響大學入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過去課綱的主要差異是強調領域學習和跨領域學習,將能力導向轉變為素養導向,藉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考招制度配合新課綱的實施,將於 111 學年實施大學考招新制,並於 108 學年進行階段性調整的銜接措施。面對新型態的考試制度,近千名家長擠爆座談會現場,質疑該新制將造成社會階級化,甚至希望恢復恢復大學聯考。

臺灣教育改革多以西方教育為藍圖,然而西方國家的教育資源、環境和文化與臺灣不同,當各界一味吸取西方教育的優點,卻未考慮所需付出的高額成本及東西方社會的思維差異,教育改革政策便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難有定論。為兼顧教育理想、資源與社會期待,現階段採用漸進式的調整方案,讓師生、家長了解新政策改革的用意及做法,逐步達成目標。
 

貳、大學考招制度的發展
入學制度與學生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臺灣教育制度雖經不同時代轉變,但皆以「教育機會均等」為主要精神。然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取代大學聯考後,卻出現對甄選制度的公平性、學習壓力不減反增等質疑(謝佳蓉,2010)。
一、大學聯考
民國 43 年,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學院(臺師大前身)、省立臺中農學院(中興大學前身)及省立臺南工學院(成功大學前身)四所學校共同舉辦聯合招生考試,成為臺灣首度大學聯招。民國 45 年私立大學及專校皆加入大專聯招(含軍校)並區分類組;民國 61 年,大學和專校分開聯招,「大學聯考」一詞油然而生(謝佳蓉,2010)。

大學聯考最為人稱道的是「公平」,考試的公開、公平讓特權無用武之地,更提供弱勢的優質學生得以透過教育向上層社會流動的機會,未來充滿希望。然而,只重視智育成績,忽略其他能力的教育方式,造成教育本質扭曲、思想狹隘等問題,致使改革、廢除聯考的聲音不絕於耳(徐明珠,2001)。

為改進大學入學考試,於民國 78 年成立「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研議大學入學考試方法,並於民國 81 年提出多元入學方案,評估廢除聯考的可行性:民國 91 年大學聯考正式走入歷史,改採用多元入學方案(謝佳蓉,2010)。

二、多元入學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有三大考試,分別為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以及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其主要精神強調「考招分離」和「多元入學」,意即考試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承辦,各大學自主招生(謝佳蓉,2010)。

廢除大學聯考是對臺灣填鴨式教育的改革,為使教學正常化,企圖透過具評量功能的試題來兼顧高中的教與學;而大學自主招生便可依各學系需求訂定招生條件,透過申請甄選入學等方式,招收適合的學生。針對不同校系對於選拔人才的需求差異,以及考生自身的專長與興趣,保留類似聯考方式的指定考試分發入學制度,讓考生自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考試方式(謝佳蓉,2010)。然申請入學與推薦甄試有利於社經地位高的階層,坊間更有代為製作推甄或書審資料的業者,對資源有限的弱勢學生有失公允。

過去的大學聯考制度,因大專校院數量少,錄取率低,形成培育菁英的高等教育模式;多元入學重視個人專業能力培育的多元管道入學方式立意良善,卻因適逢政府廣設大學政策及少子化衝擊,造成近 95%以上超高錄取率,使得原本的菁英教育轉變為普及教育。無論是大學聯考或多元入學雖各有其優缺點,但卻同樣是在選擇有主動性的學生,主動性強的學生會自我覺察和主動學習,即使是沒有讀大學也會有很好的發展。

大學是臺灣重要的國家人才培育機構,唯有透過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的變革,影響高中教學模式,建立完善的教育機制,才能培育全方位的優質人才。
 

參、大學考招制度變革
大學考招制度的變革為:1.延後申請入學時程,維護高三學習的完整性。2.透過學習歷程資料庫,重視學生的未來發展。3.減少考科,降低學生考試壓力。4.題型走向為跨領域與素養式,減少記憶型題目(黃致誠,2017)。108 學年起先行試辦、逐年調整,最終於 111 學年落實考招新制。

一、 為何要變革?
大學的教育目的是培育國家人才,當數位時代改變社會的趨勢已然成形,且歐美日韓等國家已採用新興教育模式增強未來人才的競爭力,臺灣如仍以傳統方式教育下一代,學生將面臨無法因應社會快速變化的困境。

目前大部分的學習情形都是老師提綱挈領後,學生用背誦和練習的方式,回答出試題需要的答案,但這些答題能力與學生未來所需要的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有相當大的落差,唯有改善現今的教學模式,才能培育出符合未來需求的人才。為改善臺灣人才的培育方式,本次變革採用以素養為導向的新課綱學習模式,並將學習歷程檔案佔申請入學成績 50%的高比重,藉以增加高中的多元選修課程,促使教師創新教學、學生適性探索。

如果說,大學聯考制度的廢除,終結了傳統「背多分」只重視智育的時代;多元入學管道,讓不同天賦和專長特質的學生有了發展自我的機會,那麼,此次大學考招的變革便是「適性揚才」,引導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等核心素養。

二、 考招制度變革要改變什麼?
不論是減少考科,讓學生可以適性選擇且專注準備考試,或是取消備審資料,改為參採學習歷程資料庫,其目的都是希望各界重視學生在校的修課歷程和多元能力,不再以分數評判學生的學習表現。然而,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建置、素養題型的增加等都需時間的累積,因此政府應積極輔導學校成為學習典範,並與他校經驗分享,以引領各校加快腳步,共同完成教育改變的目標。

再者,每所大學校系各有不同的發展與規劃,即使同樣是資訊管理學系,各校也會因著重工程、傳播、數據分析或管理等發展的方向不同,採計不同的科目,再加上加重計分的倍率問題,使得家長、學生無所適從。針對此一現象,招聯會應責成大考中心提供程式化且具指標、比較等功能的整合系統,幫助學生獲取各大學院系的招生資訊。例如,高一新生在入學後,可利用該系統得知自己的性向落在某學群,該學群有又有哪些校系可供選擇,自己嚮往的學系又著重哪些科目,之後便可將學習重心放在這些科目上,學習履歷也可選擇以該相關領域為主,累積學習履歷。

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各不相同,社會各界亦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大學考招制度的變革的是將過去以大學入學考試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轉換為培育國家未來人才為思考的教育改革。

三、 考招制度變革的困境
考招制度最核心的精神就是評量一個人的素養,因此影響大學考招變革的關鍵因素便是高中和大學老師。

以作文獨立分卷的評量情形來看,當題目設計不再著重感性,且增加了理性探討的論述,而澎湖離島地區的分數卻未出現城鄉差距,顯見學生對考試方式的調整有很好的適應力。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當試題是需要整合跨領域知識的素養題時,高中教師是否能調整教學方式,帶領同學探索、思考答案?評量學生的在校成績時是否公允?而大學評審老師是否有足夠的素養和人力來出題、改題和閱卷,如果沒有這些配套措施,將難以達成變革目標。

當大學認為少數考科和重複性的學習,已不符合未來人才需求,期待透過多元課程引導學生成為具有獨立思考和終身學習能量的人才,但社會各界卻尚未覺察時代趨勢,仍執著於傳統升學思維時,臺灣很難培育出符合全球產業需求的未來人才。
 

肆、大學考招制度與高中教育的關係
「尊重課綱精神」及「維護高中學習完整」是大學考招制度變革的重要共識。(王韻齡,2017)。臺灣教育長期都是考試引導教學,若是大學考招制度不改變,高中的課程改革亦可能難以施行。

一、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十二年國教育新課綱強調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此欲兼顧教學內容與能力養成的學習內涵所產生新型課程設計,對教學現場影響重大。

其實,學科內容如何框架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有限,例如數學無論課綱如何調整其內容都不致有太大的差異,重點在於老師如何帶領學生思考。如各校能發展特色課程,提供多種議題導向式的選修課程,延伸學生的學習深度與廣度,再加上老師教法可以多用些理解、閱讀的方式,且考試的題型非得用理解才能答題時,那麼老師便會在淺移默化中調整教法,真正的適性揚才素養也能逐步建立。

二、 大學考招變革對高中教育的影響
學生最常遇到的困難就是不清楚自己的性向,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放棄某一學群。過去必考五科,無論喜不喜歡都一定要學到某個程度,否則就沒有機會就讀想要的校系。其實讓學生花時間在老是學不好的科目,逐漸喪失信心和學習動力是一種學習浪費。現行制度採選考四科,即使放棄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還是有機會可以考上自己喜歡的校系,所以學生會有信心繼續學習,不致因為某一科分數不好,就放棄全部科目停止學習。或許有人會認為每科都很重要不能放棄,但自主學習是人類很重要的特質。當遇到自己感興趣或是有職場需求時便會主動學習,因此放棄不擅長的科目其實影響不大。

過去考生大多是放榜後再準備書面審查資料,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瞭解自己的特質或志趣,也可能不清楚大學評量需求,便將有關個人的資訊全部填入備審資料,既浪費時間又無法確定能符合大學評量的要求。

108 學年起,學生需將每學期的學習成果上傳至雲端的「學習歷程資料庫」,一方面幫助學生試探自我性向及潛能,無須在高三時匆忙準備;再者更能挑選出符合申請學校條件需求的內容,做為審核資料。例如,對法律系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先瞭解與該學群有關的指標,然後以符合該類指標為學習方向累積學習成果,當學測放榜後,便可從「學習歷程資料庫」中勾選出符合法律系指標的資料。如此一來,學生便可減少學習科目,專注於該學群的學習,亦無須另行準備書審資料。

大學考招新制度參採「學習歷程資料庫」,除可瞭解學生在校修課狀況、社團活動等學習情形,更希望能透過學習歷程引導學生自我探索、主動學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與其扼殺學生的意願,不如讓他在喜愛的科目上專注學習,激發出學習興趣,進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伍、結語
大學考招制度的變革是往正面發展的教育改革,因為學生可以提早面對選擇,而不是沒有選擇或隨機亂選。根據大數據分析的資料顯示,繁星計畫、申請入學和指考分發三種入學管道中,「繁星生」表現最好,其次是「申請生」(賀陳弘,2017)。其實這三類學生的學測成績差異不大,推測是「指考生」較常有入學後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所屬學系的課程規劃,致使學習動力降低的結果。

考招新制以素養為導向,期待同學在高中階段便開始思考自己要成為一位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自我規劃達成目標,然後在大學裡投入專業領域的學習,找到真正自己的人生方向。即使日後偏離了原訂的目標,或是選擇的結果不如預期仍舊是好事,因為是在既有的基礎或目標上進行修正,而不是從零開始。

因應數位科技時代的教育趨勢,世界各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教育改革,臺灣的腳步已經慢了許多。考招制度的改變是一條漫長的路,至少需要 10 年才能看到些許成果,但在少子化的社會,每位學子都是臺灣的未來人才,必須以 10 年後的國際發展來看待新時代人才所需具備的特質與條件,因此人才培育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緩。

 

文 / 唐傳義校長、鄭曉芬專員
本文摘自於《台灣教育雙月刊》 2019年2月第715期 第63-68頁。

參考文獻
王韻齡(2017)。學習歷程檔案佔未來升大學 50%成績,國中 8 年級以下老師家長必讀,親子天下。取自 https://teachersblog.edu.tw/23/1171
王志誠、周貞伶(2018)。12 年國教新課綱蓄勢待發。臺灣新生報。取自http://www.tssdnews.com.tw/index.php?FID=6&CID=414383
徐明珠(2001)。站在大學入學考試變革的轉捩點上。國家政策論壇,1(7),153-160。
黃致誠(2017)。從系統思考,看大學考招制度的變革。中等教育,68(4),152-157。
賀陳弘(2017)。要怎麼收穫人才,就得怎麼招生─為什麼我們需要大學考招新制?天下雜誌。取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437
謝佳蓉(2010)。臺灣大學入學制度沿革之比較-以 Archer 的型態生成論為基礎探討大學聯考與多元入學之教育機會均等可能性 。 取 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5/85-04.htm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