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追思先人的文化,古今中外皆有,但是追思的時間、方式或儀式卻有所不同。在台灣,人們普遍在清明節以莊嚴的方式祭拜祖先,緬懷先人;在墨西哥,人們在亡靈節 (西班牙文: Día de los Muertos,11月1-2日),以歡樂的心情迎接先人的靈魂回家;在西班牙,人們於諸聖節(Día de Todos los Santos,11月1日) 前往墓園,安靜地懷念先人;在玻利維亞、厄瓜多、巴拉圭,萬靈節(Día de los Fieles Difuntos,11月2日) 是人們到墓園與先人相聚的日子;另外還有其他西班牙語國家,人們在諸聖節或萬靈節,前往墓園,為先人禱告祈福。
然而,在這些不同節慶的追思文化中,人們是以什麼有形的物品或儀式,來傳達對亡者的不捨、愛與懷念呢?它們各具有什麼意義?相似處在哪裡?不同的地方又為何呢?以下我們將就各節慶的舉行與紀念方式進行了解,以發現東西方追思文化間彼此的異同。
一、台灣清明節
依據農民曆,「清明」是一年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其確切時間在「冬至」後的105天,或「春分」後的十五日,但以國曆計算,每年清明節日期不一定同一天,通常會落在國曆4/4~4/6日之間。2024年清明節為4月4日,2022年、2023年則在 4月5日。依中華民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之規定,清明節是民族掃墓節,放假一天。
不過,在台灣的不同族群,其掃墓日期,不盡相同。通常閩南人會在清明節這一天「培墓」,但是客家族群,則提前自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後至清明節「掛紙」。不論是「培墓」或「掛紙」,較合宜的時間是中午前或下午3點前。而供品象徵的意義為:
祭拜的程序是:1.告知后土、祖先今天來整理祖墳 。2.整理環境。 3.放掛紙:將墓紙用小石子壓在墳墓上,以示這塊地不是無主孤墳,有其後代子嗣會來掃墓、已祭拜過、不得破壞之意。4.擺放祭品、水果 。5.祭拜神明:擺上供品拜后土,焚三炷香向墳地的守護神后土祭拜,燒壽金給后土。6.祭拜祖先,先焚燒二炷香,當香燒到約剩三分之一時,雙手捧銀紙向先人稟報後燒化 。7.祭拜後,收拾供品,把雞蛋在墓碑打碎,把蛋殼輕輕撒在墳上,以示脫殼新生。
二、墨西哥亡靈節
如果你看過皮克斯在2017年推出的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相信你一定對裡面的墨西哥亡靈節文化感到印象深刻,當男主角Miguel唱出「請記得我」(Recuérdame) 這首歌曲,而意外拯救了即將消失於無形的祖母亡靈,這一幕相信也感動了許多的觀眾,因為愛,因為不忘記,Miguel讓已經離世的祖母,繼續永存於人世間親友的記憶中。
事實上,在許多西語國家,如瓜地馬拉、薩爾瓦多、玻利維亞,都有慶祝亡靈節的活動,也頗具特色,但最盛大的,當屬墨西哥,在《可可夜總會》放映之後,墨西哥亡靈節更享譽國際,甚至成為墨西哥文化的代名詞。為表示亡靈節在文化上的重要意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早在2008年就將其列入人類無形文化資產清單中。
依據國家地理雜誌報導,亡靈節乃起源於數千年前的阿茲特克(Azteca)、托特克(Tolteca)和其他納瓦民族(Nahua)文化。對這些民族來說,死亡是生命週期的一部分,無需悼念,亡者依舊活在人們的記憶和精神中,而且會在亡靈節時暫時回到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亡靈節綜合了西班牙殖民前的宗教儀式和天主教慶典,使得原住民信仰的世界和16世紀歐洲人引入的世界觀的世界可以融合在一起,每年的十月底到十一月初(是每年玉米最後收成期),可依據亡者的身份、年紀、性別或死亡的原因,分別給予一天慶祝的日子,以表追思。10月28日是給慘死者,10月29日是給溺水身故者,10月30日是給被遺忘的孤魂,10月31日是給未出生或來不及受洗就身故的小孩,11月1日(Día de Todos los Santos) 是給身故的小孩們,11月2日(Día de los Fieles Difuntos)則是給成人的亡者們。如果人們想為那些被遺忘或無家可歸的孤魂引路回人間,也可以為其點上燭台或蠟燭,照明道路。現今慶祝亡靈節,最被期待的日子還是11月1日和11月2日(也就是天主教的諸聖節和萬靈節)。
在墨西哥,人們為了讓亡靈在節慶期間可以順利返回人間,會在家中或墓園擺設祭壇 (Altar)和準備獻禮 (Ofrenda)來迎接,萬壽菊是祭壇的主要裝飾品,其花瓣可以一路從祭壇撒到墓園,指引亡靈回到安息地。祭壇的設計可以兩層 (天與地)、三層 (天、地、陰間) 或代表靈魂達到永恆安息所經歷的層次的七層,會以白色布巾鋪桌面,以萬壽菊花及顏色鮮豔的剪紙裝飾,不可少的擺設物品有:亡者的照片、水、鹽、麵包、蠟燭、糖骷髏及亡者生前喜歡的物品、食物和飲料,如果亡者是小孩,也會放置玩具和糖果。傳統的擺設品,皆深具涵義:
迎接亡靈的準備工作,一定不可以馬虎,因為人們相信亡者具有為生者帶來繁榮或招致不幸的能力,且一切取決於亡者是否滿意整個迎靈儀式的準備。這種說法,或許有人不同意,但卻也突顯了墨西哥人對這個追思文化的重視。此外,人們在亡靈節也會用彩妝把臉畫成骷髏頭,還會穿上華麗的衣裳模仿骷髏女卡翠娜(La Catrina)。在墨西哥市街上,還可以看到用萬壽菊妝點的長長路徑,以及盛大的遊行和音樂慶祝活動,到處洋溢歡樂的氣氛。
三、西班牙諸聖節
諸聖節又稱「諸聖日」、「萬聖節」,是天主教、聖公宗和東正教都有的節日。在天主教會和聖公會中,諸聖節是每年的11月1日,是用作慶祝所有被列入以及未被列入聖品的聖人的瞻禮。根據教會的說法,聖人(Santo)可以指任何在天堂裡的忠誠信徒,不限於教會封聖者(Santo)。在西班牙,人民主要信仰天主教,諸聖節這一天是國定假日,人們常利用這一天到墓園追思亡者,雖然11月2日的萬靈節才是真正追思亡者的紀念日。
相較於墨西哥人的歡樂迎靈活動,西班牙人的追思方式顯得比較低調、安靜。人們通常會帶著鮮花到墓園禱告,為已故的親人祈福,並以此方式來回憶和懷念他們。有些墓園也會舉辦莊嚴的音樂演奏會。在諸聖節,天主教會也會舉行彌撒,為亡者禱告,以淨化其靈魂,使其早日到達上主的身邊。
此外,西班牙人在這一天也會吃一些傳統的甜點來慶祝,如: 油炸泡芙(Buñuelos de viento)、聖骨糕(Huesos de santo)和松子糕( Panellets de piñones);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人們,以前的慶祝方式是在11月1日的晚上,親朋好友相聚晚餐,進行守夜,並由長者帶領大家來回憶和述說亡者曾經的故事,席間彼此聊天、交換意見並吃著當季的栗子、核桃、蘋果等果實及糕點,有時也會搭配飲用茴香或蜂蜜蘭姆酒。不過這種守夜的追思儀式(La Fiesta de los Finao o Finados),人們現在已漸漸不進行了。
四、其他西語國家的諸聖節和萬靈節
11月2日是萬靈節,天主教會定為追思已亡節。在智利、厄瓜多、巴拉圭等西語國家,人們是在這一天才準備鮮花前往墓園進行追思,其緬懷先人的方式,常包含禱告、清理及裝飾墓碑並獻上傳統食物。在瓜地馬拉的中央直轄市Santiago Sacatepéquez這地方,每年11月2日都會有數以千計的人們聚集於此,參加大型風箏節 (Festival de Cometas Gigantes) 的活動,大型風箏的製作,需要耗費數月的時間,人們會在風箏的結構體寫上給先人的訊息,希望透過放風箏,讓訊息傳給遠方另外一個世界的已故親友。因此,參加風箏節活動,就成為瓜地馬拉人與先人連結的方式之一,並經由這個方式,追思與緬懷先人。
位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其追思先人的方式,會在11月1日的諸聖節,於迎靈桌上(mastáku)放置代表死者的tantawawa,它是一種小孩人形的小甜麵包,字的來源是艾馬拉語 (aimara),tanta的意思是麵包,wawa是嬰兒。此外,桌上也會放死者的照片、花、蠟燭、水、十字架、死者喜歡的食物和其他宗教物品。在中美洲的薩爾瓦多,位於聖薩爾瓦多省的托納卡特佩克鎮 (Tonacatepeque),於11月1日舉行傳統的卡拉維扎節 (Festival de Calabiuza),以慶祝隔日的萬靈節 (Día de los Santos Difuntos)。慶祝的方式,人們彩妝臉部並裝扮成死者的模樣,到街上遊行或於午夜尖叫,是以一種似嘉年華的歡樂方式紀念亡者,同時也紀念索取蜂蜜南瓜 (ayote o calabaza en miel) 的傳統,節慶活動當日,人們也可以品嚐到甜南瓜 (ayote en dulce)。
在了解過台灣及西語國家追思先人的方式之後,我們發現,儘管舉行的日期、時間有所不同,慶祝的儀式及活動也有異,但尊敬傳統及懷念先人的精神是一樣的。首先,生者遵循傳統的習俗、節日或節慶,透過有形的儀式、活動、獻禮或供品,與先人靈魂在特定的時間 (白天吉時、晚上或深夜)及地點 (墓園、家中祭壇或街上),進行精神上的連結,並通過追憶先人的故事、功德及事蹟,來對其表示懷念、尊敬與祝福,以延續對先人的不忘記,並把對家族成員的愛與敬意,代代傳承下去。
然而,隨著時代社會的變遷,以及科技的進步,東西方傳統的追思方式,已逐漸地改變,甚至消失。在台灣,已有許多閩南及客家族群的家庭,不在清明節到墳墓進行「培墓」或「掛紙」,而是擇一方便的日期,到納骨塔追思先人。在西班牙,許多加那利群島上的人們,於諸聖節夜晚,不再以共進晚餐及守夜的方式追思先人。不過,儘管各國傳統的追思習俗,已漸不如往常,但我們相信,人們對於先人的愛與懷念,仍然會以不同的追思方式:或線上(網路)、或線下(實體),繼續延續於家族的生者之間。
文 / 西班牙語文學系 林玉葉主任
圖 / 蘇玉貞、簡同樟(台灣清明節)、蕭乃嘉(西班牙諸聖節)
出版 / 2024年10月15日
【參考資料】
1.清明掃墓、納骨塔祭拜流程、禁忌、準備供品一次看!
https://songxing.tw/tomb-sweeping-process/
2.墨西哥亡靈節不可不知的十件事: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2826.html
3.Las fiestas indígenas dedicadas a los muertos:
https://ich.unesco.org/es/RL/las-fiestas-indigenas-dedicadas-a-los-muertos-00054
4.Día de Muertos: ¿Qué almas llegan el 30 de octubre? ¿Qué lleva la ofrenda?:
https://www.viveusa.mx/educacion/dia-de-muertos-que-almas-llegan-el-30-de-octubre-que-lleva-la-ofrenda/
5.Día de Muertos 2023: ¿A partir de cuándo llegan las almas a las ofrendas?:
https://mexico.as.com/actualidad/dia-de-muertos-2023-a-partir-de-cuando-llegan-las-almas-a-las-ofrendas-n/
6.Elementos del altar de muertos y cuántos niveles son: explicado:
https://www.vogue.mx/estilo-de-vida/articulo/altar-de-dia-de-muertos-que-significa-cada-cosa
7.Día de Todos los Santos: origen, curiosidades y tradiciones en España:
https://www.espanafascinante.com/articulo/fiestas-espana/dia-todos-los-santos-origen-curiosidades-tradiciones-espana/20231031180000275563.html
8.Así se celebra el Día de los Muertos en Latinoamérica:
https://elpais.com/mexico/2022-11-02/asi-se-vive-el-dia-de-los-muertos-en-latinoamerica.html
9.Guatemaltecos vuelan cometas gigantes para celebrar el Día de los Muerto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world/guatemaltecos-vuelan-cometas-gigantes-para-celebrar-el-da-de-los-muertos-idUSKBN1XC0EE/
10.Los bolivianos recuerdan a sus difuntos en Todos Santos con las tantawawas:
https://www.vozdeamerica.com/a/bolivia-todos-santos-la-tradicion-de-las-t-anta-wawas-para-recordar-a-los-difuntos/6814273.html
11.Festival de la Calabiuza: entre ayote en miel y leyendas:
https://www.elsalvador.com/entretenimiento/turismo/festival-de-la-calabiuza-cobra-vida-en-tonacatepeque/11015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