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趨勢 教育挑戰 - 靜宜學訊

少子趨勢 教育挑戰

ImgDesc

 

少子化是國家問題,日本、歐洲在很久以前就面臨國家人口老化,但東南亞的年輕人很多,沒有老化問題。由於人才培育與國家競爭力、經濟利益等面向息息相關,政府應早已預測出台灣人口老化趨勢,卻未能提出具體因應對策,只因人人關注教育,壓力便集中在學校。

在大學是菁英教育的年代,社會由20%的菁英引領衝刺,帶動其他80%的人共同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當大學教育已成普及教育,每個人都必須找到他在社會上能貢獻的位置,努力打拼,尤其當年輕人變少時,所有人都必須各司其職,才能支撐起整個國家社會。

台灣因學制各自獨立,彼此未銜接,當國高中以升學思考,大學以修課思考,教育便無法有效率流動,更增加教育成本。人才培育應該要延續,況且每個人的才能、天份與機會都不一樣,盡早讓同學瞭解自己,才能客製自己的未來。例如喜歡金融科技的高中生應該要學些什麼,到大學後課程該如何搭配,才能有系統地學習。目前靜宜大一新生要做性向測驗,反思自己的課程規劃;大二安排能力指標評估,由輔導老師依其方向提供職涯建議,在大三、四時綜整課程並進行產業接軌,目的是要幫助不同的孩子走到自己的定位。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一個畢業後在職場工作的人,除了運用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能力外,更應該能累積在職場學習的專業,為自己加值。面對少子化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無論是為職場需求而學,或是因興趣而學,隨時準備好就能掌握機會。

有位主修英文,一句日文也不會講的校友,如今卻能用日文寫作出書,其關鍵是態度,英日文雖是不同的語言文字,但其基礎都是文學,當你身處不同環境,只要有足夠的勇氣與毅力,就能找到方法,克服挑戰。

台灣的少子化趨勢對各界的影響正逐漸擴散,面對問題並且找到解決之道才是正確的態度,身為台灣的一分子,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文 / 校長 唐傳義 採訪整理 / 鄭曉芬

出版 /《靜宜學訊》2017年1月